


应用方案
基于RFID的装备物资动态信息管理 系统设计方案
一、装备物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是:
(1)在对部队信息化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系统资源、数据资源、通信网络等基础条件,通过搭建统一的基于RFID的基础设施平台、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,形成部队级装备物资信息数据库,实现装备物资监控管理相关数据资源的“共建共享”;
(2)以用户需求为导向,广泛、深入调研部队装备物资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,充分利用RFID、北斗卫星定位等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,开发相关装备物资管理业务应用系统,从而提高部队的装备物资管理能力;
(3)作为师级装备物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,对上要和军分区级后勤管理部门的可爆物资、通信设施、保障物资、装备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交换。对下要和下属团、营、连级单位进行装备调拨相关流程的电子数据交换。所以应建设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,解决这些异构系统和异构格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问题,实现全军区不同装备物资信息系统之间的跨平台连接和交互。
二、系统架构
该系统包含IT基础设施、应用支撑层、数据资源层、接口成、支撑平台、业务应用层、前段展现层、用户层。
三、应用技术构架
为了实现系统具有业务变化的适应性、高度的安全性、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技术特点,在系统的技术框架中采用三层或多层体系架构,可根据未来业务发展引入数据仓库技术。系统把业务逻辑、表示逻辑和数据资源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。
四、功能子系统
本项目所要解决的是从仓库到炮位的装备物资动态、高效和精细化管理,主要包括以下5大功能子系统:装备物资仓储管理子系统、装备物资运输管理、装备物资动态消耗管理、装备物资调拨信息服务系统、装备物资动态信息传输系统。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:
五、装备物资使用动态管理
通过射频标签、手持/固定读写器、PDA、无线/有线局域网和GPS等技术实现装备物资的使用和消耗的动态管理。主要功能是实现物资装备使用情况与消耗情况、已送达物资装备和已消耗物资装备的信息采集、装备识别与信息传输,把物资装备的供应与消耗链接起来。主要功能包括:①装备使用信息记录功能;②装备使用信息上传功能。
六、系统RFID部分实施设计
系统RFID数据采集部分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手持RFID识别设备PT200. PT-200 是一款具备多功能的高性能手持终端,具备UHF标签读写功能、有源标签读写功能、手持终端之间数据交换功能、手持终端与固定设备之间数据交换功能、读取一维二维条码功能,使其具备点对点的无线数据通信功能,能广泛的应用在人员、车辆、资产等管理上,目前已经在医疗、军队等行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。
RFID手持终端
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:
型号:PT200
CPU:Intel XScale
内存:128MB SDRAM
操作系统:Windows CE 4.2 简体中文版
显示屏:3.5半反半透式TFT彩色触摸屏(可以在阳光下使用)
240 x 320 像素16位真彩色(分辨率高)
CCD条码扫描器:一维/二维条码
条码码制:EAN (JAN), UPC, Codabar (NW NW-7), ITF,
CODE39,CODE128,MSI,IATA, 工业25码, EAN128
433M有源RFID:基于ISO18000-7 国际标准
900M无源RFID:符合ISO18000-6B/6C 国际标准
Mini SD:1G SD卡
Mini USB:1个, 支持数据同步操作
电池:4.2Ah里聚合物电池
待机时间:20小时
工作时间:与工作频次有关
操作温度:-20℃~-46℃
存储温度:-30℃~-70℃
操作湿度:5-95%
防尘/防水等级:GJB150(当所有接口和盖子均关闭时)
外壳材料:铝合金/ 工程塑料
颜色:军绿色